當我們尊重自然現象、回歸自然法則時,有療效的不再只是藥物,而是生活中的各種元素,如:食物、運動、習慣、觀念、思想等,透過自然法則的理解與運用,重新調整、安排與實施後,即能展露治本、痊癒及身心靈整體健康的療癒能力。
人們要的將不會只是少病、無病,而是如何能進一步的拓展自己的身心潛能,以提昇工作、學習及生命的效能。最終,當心領神會一切是自然現象及法則時,人們將美好的與自己、人群、及大自然共處在一起!
自然醫學及其與時俱進的特性
自然醫學是人類長期的生存活動中,總結外在人、事、物、境對人體的影響及內在人體結構因應外在影響的變化之機制與法則,而應用於人類身、心、靈健康的防治醫學。自古以來,沒有科學、沒有便利交通,有人的地方,就有當地的療法,主要靠著那些能夠敏感外在變化對人體內在影響並能總結經驗的人。自然醫學是一個實存的現象與法則,與有無「自然醫學」這個名詞無關;不管人類文明的進展如何,自然醫學的現象與法則從不曾改變過!
那麼,人類文明對自然醫學的發展有何作用呢?自從1948年丹尼斯•伽柏(Dennis Gabor)提出「全像理論」 ( Holographic principle ) 後,增進我們對許多臨床應用,如:腳底按摩、耳針、虹膜、穴診儀、、、等的詮釋與應用能力 ; 1977年伊里亞 • 普里高津(Ilya Prigogine)提出「耗散結構」(Dissipative structure),詮釋了為何死去的人身上無法發現經絡存在的事實等。沒有理論,這些現象也老早被發現,差別在於:有了理論,尤其提出全像理論與耗散結構的人都因而擁有諾貝爾獎的光環,願意相信的人增加許多,讓自然醫學的應用與推廣變得較為容易!
文明的進展,未曾改變自然現象與法則,但是增進了詮釋、應用與推廣自然醫學的力量。從此意義來說,自然醫學將隨著文明的進展而與時俱進!
ResonCare探索自然醫學的主軸
多年來,ResonCare藉由下列重要議題,探索著自然醫學:
- 為何人類在各個不同地方、不同時期皆能發展出各自的「自然療法」?
- 人體能量感傳現象及經絡,最初是如何發現的?
- 藥物或食物中成份間的組合及搭配比例,對體內能量感傳會有何作用?
- 人體能量感傳的不同阻抗如何影響個別的劑量大小及療癒速度?
- 人、事、物、境的對待中,什麼樣的情況會以「訊息結構」的方式留下記錄?
- 登錄的「訊息結構」如何因特定情境共振而引發人體能量與生化作用,進而影響情緒與言行?意識在整個過程中,又可扮演什麼功能?
- 意識與心態如何影響「訊息登錄」的傾向與內涵,而影響人體長期身心靈整體的健康?
- 從受孕、出生到死亡,時間決定宇宙物理場及人體關係,並進而影響人體能量、訊息與生化層面,如何善用這些影響在診治及養生上?
涵蓋範圍既深且廣,又經長久、大量臨床實證的反覆推敲、驗證與運用,從現象、要素、原理、效應、機制等理論建構,到健康管理、自主療養、診治系統、潛能開發及生命發展等的應用與實踐,一路上未偏離主軸,卻也開枝散葉,呈現有條不紊的系統!
標靶共振效應:再現自然醫學最珍貴治病原理
ResonCare探索自然醫學的過程中,最值一提的發現是:「標靶共振效應」(專利申請中)。人體在能量上是一個與聲、光、電、訊息、意識等皆能互動的多元、多層「耗散結構」(dissipative structure),透過不斷和內、外環境交換能量才能繼續維持平衡的結構;當此交互作用與人體出現「整體性共振」時,體內多個特定區塊就會出現駐波現象,由於這些共振區塊具有相當的精確性及重演性,我們特稱此為「標靶共振效應」。當「標靶共振效應」出現時,共振會像幫浦般帶來大量血液循環,能提高特定區塊(標靶區)的血氧、營養及免疫功能,而可逐漸回復與活化該區的組織細胞機能,最後達到調理與治病的目的。在療癒疾病上,「標靶共振效應」為人群開啟一個全新的思維與方法!
「標靶共振效應」本是人體與外在人、事、物、境互動的一個特定自然現象,實現「標靶共振效應」的方式與方法也就必然存在多種可能性。在機能性食品上,ResonCare是藉由成份間最適當的組合與搭配比例,以及必要時的微量元素調校,以達到引發人體整體性共振而產生標靶共振效應。這樣的技術我們特別稱為「ResonCare標靶共振技術」。
多次、多樣的臨床實證,屢屢證明標靶共振效應及技術再現了自然醫學最珍貴的治病原理!
圖左分別為達到不同共振頻率的鋼製桌面,由靜止的白米(白色部份)與振動的桌面(黑色部份)所構成的駐波圖像。
圖左為切除左乳的乳癌化療患者,使用GV-48前後5分鐘之對照圖。顯示其標靶區:胸部、腹部、頭部及肝臟等因血液循環增進而體溫上升。
標靶共振效應的簡單運用及特質
由於標靶共振效應既有標靶區的針對性又具整體平衡性,因此醫治上相當直觀,只要標靶區的設定能涵蓋症狀區域或需調理之部位即有一定療效且不用擔心副作用。
左圖為A、B、C三個產品的標靶共振圖。A、B皆可能改善下腹氣血不良所引起的症狀,如:痛經等,此為同病異治;若有人前額也會暈痛時,因A另有標靶區在前額,故選用A兩種症狀皆可能獲得治療,此即為異病同治。
「能量敏感度體質測試」的發現與價值
多年臨床發現:運用具相同「標靶共振效應」的配方於不同人身上時,標靶共振區不會因人不同而不同,但共振效應的強弱及快慢則會因人的不同感傳阻抗而有不同;有趣的是,阻抗小、敏感度高的一群人,若按醫師指定劑量,常有不舒服或較嚴重副作用,因而不喜歡用藥或自己減低劑量;另一方面,阻抗大、敏感度低的卻常會自己加重劑量。此現象顯示,在劑量的決定上,能量敏感度的影響程度相較於體重及年紀更為巨大。「能量敏感度體質測試程序及判讀標準」 (專利申請中),歷經多年臨床與研究,不斷改善而變成ResonCare臨床診治不可或缺的工作流程;它不僅提供更精確的劑量評估,更可預估療效速度,是邁向個人化醫學至為重要的發現!
人體健康恢復期程與特質:確保醫病雙方擁有最理想的療程與效益
自然界有許多現象的發展,像是細菌在培養皿中的增長過程,或是一個城市的人口變遷等,皆可由數學的成長曲線描述(圖右)。ResonCare多年臨床研究,尤其從慢性病患的療癒過程發現也有類似過程,且可清楚的區分下列四個發展期程:
|
醫師可以依各個期程的特質設好控管指標,做為管理個案是否異常之用,像是:個案若未順利進入快速恢復期,最長容許等待時間及最多容許更改方案的次數分別為何?若個案尚未痊癒,最長多久容許個案病情不再進步,以避免個案進入飽和維持期過久而未即時採取最適當的因應之道?
群眾也可依上述原則,與醫師共同設定控管指標,進一步做好實證性自主健康管理。如此的醫病互動關係與作法,必然確保雙方擁有最佳療程與效益。
自然醫學理論與踐行體系
在ResonCare探索自然醫學過程中,無數案例顯示的現象及啟示,都成為歸納與演繹思維不斷相互取用的素材,於是在自然醫學理論及臨床實證間,依序展開:五大要素、十大原理、效應與機理、診治系統、實證性療癒養生及自主性健康管理等,構成「ResonCare自然醫學理論與踐行體系」;不僅,完美的組織ResonCare多年來的發現,也將會是引領自然醫學持續發展的一個框架與體系!
理論啟發臨床實證的可能性
透過全息現象的認知,男性前列腺與女性子宮有著全息對應關係。因此,在尋求改善痛經的方法時,自然會去試試改善男性前列腺的辦法。2003年ResonCare獲得驗證此一假設的臨床研究機會:參與臨床研究共有30人,每人每天服用二顆BS-28膠囊,平均進行17天後,改善痛經者高達93%。即使是半年後的追蹤調查,仍然高達86.7%的人有效,其中46.7%的人持續毫無疼痛感,40%的人疼痛仍然維持較輕的狀態。此項從理論啟發到臨床的實證,竟是如此的成功!
臨床驅動理論發展的必然性
「當中風超過六個月的患者,在兩週內由原本無法在床上移位,變成可以自己轉動輪椅、上廁所、再回到床上」、「當把甲叫作乙、把牙膏當洗面乳的多年失智症患者,在兩週後就不再錯叫或錯用」等,這些多於六個月的腦科疾病患者,兩週內症狀即改善的背後機理到底是什麼?由於現代醫學的「神經再生」或「神經可塑性」無法在「兩週內」實質有效發生,因此必然不是它們;一個能夠詮釋此現象的嶄新觀點(假設):「神經活化」,就必然要出現!
神經活化理論:
腦部受傷時,有些腦細胞死亡,也有一些腦細胞由於供血不足,失去功能,雖不至死亡,僅勉強存活;一旦血液循環改善,這群勉強存活的腦細胞就又能工作、展現功能,我們稱這個現象為「神經活化」。同時,我們相信,持續的「神經活化」將有效提升「神經可塑性」及「神經再生」發生的速度與可能性。
自癒能力的階段性展現:全人健康的理想進程
人體自癒能力是無限的嗎?答案顯然不是,否則大家生病,都能自己好起來,不藥而癒。如同人體健康恢復曲線所描繪的,最終會來到飽和維持期,如果想要進一步改善則需要有「多階的方案規劃」(見左下圖)。尤其是慢性病人恢復健康的過程中,個案身心狀況常會依下列順序逐步改善:六大自癒力指標(睡眠、食慾、排便、體力、腦力、情緒)、疾病症狀、生活自理及工作能力、周遭人事物境的覺察力與互動關係、患者與照顧者之生命品質及全人健康等。此種由六大自癒力指標到全人照護的發展過程,正是階段性自癒能力所展現的全人健康的理想進程。
身心靈健康以「心」的健康為先、為主!
身、心、靈健康中,最重要的不是靈,也不是身,而是「心」的健康。一方面,相對於身與靈,「心」擁有最大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心」決定了「意識」作用的狀態與傾向,而影響人體「訊息登錄」的結果。當人發出或處於省思、感恩、寬容、關懷與愛的「心」時,無論所遭遇的人、事、物、境為何,人會為自己抉擇正面的「訊息登錄」,而這種隨時、點滴積累的良好「訊息結構」,正是堆砌身心靈健康最基本的素材。永遠都不嫌晚,一旦「心」決定向上、向善,即會開始良性積累。這樣的工作,無人可代替,只能靠自己!